2018年,肖超终于得偿所愿考入了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企业类第十三期培训班。这无疑是对一个长期钻研专业、热爱畅游在知识海洋的审计人最大的褒奖。
历经乡镇、县、市财政系统,肖超14年的财政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基层经验。进入江西省煤田地质局的7年时间里,他已经成为是省内审计系统的“排头兵”,是同事公认的“百科全书”,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煤田地质局先进个人”“江西省内审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内审先进工作者”。
立志做一名有“独”的审计人,已入不惑之年的肖超一直在努力。
独立
对肖超来说,会计可能是他与生俱来的属性。他告诉记者,从祖父、父亲到他,祖孙三代都是“会计人”。祖父是一名大队会计,父亲是一名企业财务负责人,而他也很早就立志成为一名“会计人”。
从事会计行业,不仅是自身的选择,也是家族使命的匠心传承。“大学阶段扎实的基本功让我获益良多。”他说,工作初期,用了相对较少的备考时间拿下了初级会计师资质和中级会计师资质,通过高级会计师考试时,年仅29岁。
这些考试对于他来说似乎信手拈来,殊不知他也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慎独,这个词用在肖超身上最好不过。在参加工作的前几年,远离家人和原有的舒适圈,他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坚持在工作之余看书学习,繁杂的工作并没有磨去他那颗热爱学习的心。
在多年的工作中,肖超收获的不仅是工作经验及自身能力的提升,还获得了会计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和会计学博士后的学术经历。
在2015年度肖超报考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一次性通过该考试,成为2015年江西省唯一一位一次性通过该考试的人员。“或许还真是有些天份吧。”肖超笑着说,在他那份轻松的言辞下,是他对专业的执着以及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学识高度。他不拘泥于会计,历史、经济、文学等领域均有所涉猎。正基于此,他在人才济济的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的考核中脱颖而出。
独特
跳出原有的桎梏,肖超当属审计转型的先行者。
肖超告诉记者,做审计的从业者要有独特的见解,不能把自己当成人云亦云的“应声虫”和谁的“跟屁虫”,要敢于发声亮剑,要有跳出专业来看专业的魄力,要有前瞻性和批判性思维。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肖超2012年进入江西省煤田地质局后,只用了很短时间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初到之时,肖超在参与事业单位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单位审计理念、方法等较为落后,与同行业的内审工作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在争取单位领导支持后,肖超通过流程再造、制度设计、柔性管理等方式,更新审计理念,引进先进的审计方法,提升审计价值,重新构建了单位的审计思路与审计理念。
他认为,审计不仅是防错纠弊,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对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组织架构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内审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单位经营策略的制定,将原有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和增值型审计方向进行转型。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原有财务及审计形成巨大冲击,如何运用好这些工具和方法来推动单位审计及财务工作转型,一直是肖超思考的问题。
结合财务转型的需要,肖超带队赴沿海地区先进企业学习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及运行,为单位未来的财务转型升级探索方向。同时,针对当前云技术的发展,研究探索“云审计”的技术路径及在单位运用的前景,以此来丰富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率。
夙夜在公,肖超是力求有所作为的审计人。随着煤炭地勘单位结构调整,他主动承担起了省部级科题《关于企业汇率风险管控策略》的研究。此研究提高了全单位的汇率风险防控意识,风险防控架构日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初步建立,对于同类型企业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实践与理论并重。他还在国内外相关权威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对学术热点有着自己的洞察和思考。
独到
肖超时常警醒自己不能就会计谈会计,就审计论审计。时代在进步,对每一位会计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成为一名专业领域精深兼具跨学科知识储备的人,才能对行业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有独立的思想。
为此,他一直紧密关注着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并为此做着准备。肖超说自己很庆幸,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随即而来的大集训、分组讨论让他记忆深刻。他告诉记者,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是为会计人员找出路、找方向的。在信息化背景下,财务人员的需求大大压缩,除专业知识外,其还应具备经济、管理、税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才能赋予会计行业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通过参与人才培养项目,肖超不仅拓宽了自身视野,更重要的是更加深入地思考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通过所学、所知和所悟来提出独到的见解以帮助单位解决自身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他还致力于帮助单位打造出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素养精深和知识储备丰富的高素质会计审计队伍。这是每一名领军学员的使命与担当。
“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对每一名学员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也一种挑战。它需要思维方式的拓展,让自己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和战略视野来看待行业未来、单位发展和自身定位,力争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肖超说。
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运用到本行业和本单位中来,并为单位的长远发展提出独立、独特和独到的建议与意见,肖超一直在路上。(李嘉亮)(中国会计报第532期A12版)